摘要
通过郁达夫文论的引导,可以发现《沉沦》是以《孤独的收割者》中"情绪的要素"和"背景"为基础再创作的新文本,《沉沦》的写作策略服务于相关的创作理念,小说中反向改译《孤独的收割者》也是为了适应《沉沦》的立意。郁达夫化用《孤独的收割者》不仅是为了借西方浪漫主义美化小说的抒情写景,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小说中构成"灵肉的冲突"。但由于写作技巧的欠缺,"灵肉的冲突"虽然作为叙事结构存在于《沉沦》中,作为"根本观念"却差强人意。分析《沉沦》这部创造社开山之作,化用《孤独的收割者》的成功与不完善,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沉沦》以及青年郁达夫对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思考,对理解创造社一系列小说也不无裨益。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