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繁殖是鸟类生活史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也是决定整个种群发展的关键时期。海南(开鸟)(Gorsachius magnificus)具有独居、夜行性且行踪隐蔽等特点,野外难以观察,对其生态习性等了解甚少。为了解海南(开鸟)的繁殖生态和揭示影响海南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在2013—2022年的繁殖期,对广西君武森林公园内的海南(开鸟)繁殖过程采用定点监测法观察,并利用样方法对巢址特征进行记录。研究期间记录到12对海南(开鸟)繁殖过程,孵化率为83.33%(n=24),幼鸟成活率为87.50%(n=32);总繁殖成功率为83.33%(n=12)。幼鸟4月下旬出巢,6月末—7月初离巢。筑巢树种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平均树高(32.6±2.0)m(n=12),平均胸径(55.0±2.2)cm(n=12),巢距地面平均高度(27.0±2.2)m(n=12)。巢址选择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海南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是安全因素(包括灌木盖度、巢树高和乔木郁闭度),其次是食物因素(包括距林缘距离和距水边距离)。研究发现海南(开鸟)虽能在人工马尾松林中顺利繁殖,但人为干扰会影响海南(开鸟)对巢址的利用。本研究连续近10年观察和记录海南(开鸟)的繁殖,比较全面地揭示了繁殖行为和巢址选择,为海南(开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