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中脑功能状态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 CSI)分布特点以及对瑞芬太尼用量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26例行CEA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术中进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SI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CSI分布、血流动力学指标、睫毛反射消失时的瑞芬太尼用量及其血浆浓度、丙泊酚用量、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及麻醉前(T0)、临时阻断颈动脉前(T1)、临时阻断颈动脉后(T2)、显露颈动脉即刻(T3)、拔管前(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 rate, HR);采用Pearson分析方法分析瑞芬太尼用量与CSI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T0时的MAP和HR、丙泊酚用量、术后48 h的MMSE评分、术后6~48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惰性、脑耗能、脑排空、脑稳定、脑抑制、内专注、睫毛反射消失时瑞芬太尼用量及其血浆浓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停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记忆加工、困倦、脑内敛、术后24 h内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T2、T3、T4时的MAP、HR明显低于T0时(P<0.05),观察组患者T1、T2、T3、T4时的MAP、HR与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用量分别与记忆加工、困倦、脑内敛指数呈明显正相关,与脑惰性、脑耗能、脑排空、脑稳定、脑抑制、内专注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CSI监测指导CEA能够明显减少瑞芬太尼的用量,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及CSI的正常范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
单位邢台市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