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的运动及沟通交流功能水平分析

作者:孙殿荣; 李君; 苑爱云; 罗光金; 侯梅*; 王强
来源: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9, 34(12): 1476-1478.

摘要

<正>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儿童运动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以痉挛型为主,约占80%—85%,不随意运动型是第二大类型,约占10%—15%,且运动障碍较严重[1]。欧洲脑瘫监测联盟(Surveillance of Cerebral Palsy in Europe,SCPE)给出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定义是:不随意的、不能控制的、反复发生的、有时候是刻板的运动,伴原始反射残存、肌肉张力波动。根据SCPE和我国脑瘫的康复指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可进一步划分为肌张力障碍和舞蹈手足徐动亚型[2]。近年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