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贬抑诸葛亮”案的历史书写与真相追寻

作者:王嘉川; 樊建增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0(05): 181-190.
DOI:10.19563/j.cnki.sdzs.2019.05.023

摘要

陈寿在《诸葛亮传》中称其"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后人解读这句话时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派。魏晋时期出现了陈寿因私恨贬抑诸葛亮的说法,虽有崔浩为陈寿辩解,但贬抑说被唐修《晋书》采用,后为学者广泛征引,遂成定论。两宋之际陈寿饱受批评,直至明代学者胡应麟发现他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似贬实褒地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推崇,公案才现转机。此观点被王鸣盛等人接受,并逐渐成为主流。当代学者又指出以往批评陈寿的两件事不可信。至此,陈寿所受的千年非议终得澄清。使用材料不严谨与不加考辨地引用前人观点,是导致陈寿长久蒙冤的两个原因。而时至今日还有普及性著述承前人之谬,这表明正确历史观点、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需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