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颅内小动脉瘤(瘤体直径<5 mm)患者基于心动周期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其对瘤体破裂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698例颅内小动脉瘤患者,每隔个6月复查头颅CTA或MRA,随访3年记录瘤体大小及破裂情况。入组后根据头颅CTA成像情况,应用数字医学计算机及有限元软件建立动脉瘤的解剖三维模型,并结合心动周期对模型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记录最后1个心动周期内快速射血期末(t1)、减慢射血期末(t2)和舒张期后期(t3)的壁面压力(P)、剪切力(WSS)、涡流数(Nv)。比较瘤体破裂与未破裂者的临床资料及心动周期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差异性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瘤体大小及破裂时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瘤体破裂的预测价值。结果 698例患者中完成随访计划674例,其中3年内发生瘤体破裂38例、未破裂594例、瘤体增大42例(排除);与未破裂者比较,瘤体破裂者女性占比更高、年龄更大、阿司匹林药物服用率更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占比更多,t2WSS较低而t3WSS、t3Nv较高(P均<0.05);瘤体破裂者t3Nv与瘤体大小呈正相关(r=0.239,P<0.05)、破裂时间呈负相关(r=-0.275,P<0.05),t3WSS与破裂时间呈正相关(r=0.21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WSS(OR=1.65,95%CI 1.460~3.879)和t3Nv(OR=2.03,95%CI 1.714~4.296)是预测颅内小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颅内小动脉瘤破裂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3(95%CI 0.605~0.837)和0.707(95%CI 0.581~0.741),两者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842(95%CI 0.801~0.926)。结论颅内小动脉瘤瘤体破裂患者基于心动周期的血流动力学表现为较低的t2WSS和较高的t3WSS、t3Nv,基于心动周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t2WSS、t3Nv可以较准确地预测颅内小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
单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