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文学之“集体性”与“个体性”发微

作者:朝戈金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0(06): 78-88.
DOI:10.15970/j.cnki.1005-8575.2023.06.013

摘要

“集体性”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口头文学的核心特征之一。在国际学界,关于集体性及与之相对的个体性概念的讨论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学者开始讨论的时间稍晚,但所提供的见地渗透着传统中国文化的因素,有多方面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认真回顾和总结。在西方,从纽维尔开始,学者在进行口头文学集体性特征的分析时,一直同时关注个体性维度,时有精深见解。在中国,钟敬文等学者在广泛吸收国外同行的思想时做了适度的取舍,后来又将苏联的“人民口头创作”理论运用于我国的学术建设中,形成了有特色的理论体系。从20世纪中叶以来,一些西方学者细化并放大了口头文学的个体性维度,并逐渐摆脱了占主导地位的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方法,转而注重口头文学的诗学建设,大大提升了口头诗人和演述家的地位。还有学者通过对口头文学之审美法则的总结,在与书面文学的全面对话中,完成了新的理论转向。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学者在口头文学集体性与个体性关系的讨论中,通过鲜活的个案和深入的讨论,有力扭转了过往对集体性失于简单的理解,从而实现了“从集体性走向个人才艺”的转化。今天,中国学界对集体性和个体性的理解,来到全观和辩证的高度,指出叙事传统中的具体个人常是施受同体,演述人与受众构成互嵌和互构的关系。同时,人在与其创造物(文学)的互构关系中进行文学生产,完成普遍性和具体性、集体性和个体性的深层统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