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校星期制在今日已是共同的集体记忆,但在国子监、书院和私塾这些传统教育的形态中都没有其影子,实为西来之物。它获得认同及被采纳也几经波折,从怀疑抗拒到逐渐认可,从形式相近而根柢不同、实质已同而名称别扭,到名实相符易记易行,历经六十多年,堪称教育现代化步履蹒跚的一大注脚。自此之后,中国的学校教育有了统一、标准的“教育时间”,无论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安排、抑或教育管理与评价,以及学校健康与卫生等要项都有了共同的时间基准,民众也慢慢认同这种教育时间安排及其背后的教育观念。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