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探讨其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调取门诊药房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两年间调剂差错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调剂差错的发生原因,并通过对比2012年1月到12月(门诊药房调剂干预措施实施前)与2013年1月到12月(门诊药房调剂干预措施实施后)两年间的调剂差错发生情况,探讨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2012-2013两年间,门诊药房药品调剂错误事件共35起,在成调配错误的主要原因包括处方书写不规范,药品名称或包装相似,药品剂量、规格或剂型混淆,药品摆放不规范,药师对处方审核不严格,药师专业知识欠缺等,其中以前三种构成比最高,分别占34.27%、20.00%和17.14%。2013年药品调剂错误事件发生次数显著降低,与2012年相比改善明显(P<0.05)。结论:针对造成门诊药品调配差错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针对性干预,有利于提高药品的调配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用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单位玉林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