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风人之致”指诗人具有温柔敦厚的内在情感及意在言外表达方式的审美旨趣。它包括三个逻辑层面:由作者身份而及的诗歌体貌、内在情感指向上的求中精神和意在言外的表达方式。彼此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关联。“风人”身份或有不同,而表达情致则相对一致,即内在情感指向上体现出求中精神。诗人内在情感既应自然而发,也应自然而止,体现出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他者的关怀,具体表现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等平和温厚的情感形态。与这种委婉的情感形态相适应的是意在言外的表达方式,此即托物兴寄。《毛诗序》初步从理论上把《国风》语言表达方式归纳为意在言外,将比兴当作重要表达方法,后世论者又多有补充论述,角度不同而各有深切体味,不仅使意在言外表达方式的内容明晰化,也使表达象外无穷之意成为后世诗歌的审美准则。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