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24年,由周剑云主导的昌明电影函授学校成立,《电影讲义》作为该学校的教材,历时4年写作出版,系统地介绍了当时最为前沿的电影创作的观念,并融入了大量的关于"影戏"的创作理念。因此,对它的考察不仅能够深入地理解中国早期电影人的"影戏"观,也能体会到他们筚路蓝缕的从业精神。通过对《电影讲义》历史生成的梳理,可阐述"影戏"理论与中国现代进程中文化资源之间的借鉴关系。同时,在这部早期影戏从业者的专业教材对"影戏"理念的概论、编剧、导演、摄影研究中,体现出中国电影传统美学对当下重建中国电影文化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