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本的拟赤壁游、赤壁会兴起于江户时代中期,并在享和二年(1802)壬戌臻至顶峰。拟赤壁游侧重舟游体验,江户文人由此书写了本土风景与本国历史;赤壁会强调神游赤壁,江户文人多围绕前后《赤壁赋》展开物品收藏与文字游戏。对比朝鲜和日本的拟赤壁游、赤壁会的开展情况,可以发现舟游与移物意识、神游与缩物意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日本拟赤壁游、赤壁会的发展历程折射出苏轼诗文接受在五山、江户时代的不同面相,昭示着苏轼形象的脱圣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