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鲁迅在北京有过四次搬迁。本文论述这四次迁居对他的文学生产的影响。社会空间的逻辑之一是隐喻性,鲁迅把对空间和位移的认识写入了文本。鲁迅在绍兴会馆时创作的《狂人日记》,塑造了一个"四千年来时时吃人"、没有年代的恶托邦。鲁迅在八道湾写出了更为成熟之作《阿Q正传》。《祝福》是回鲁镇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的"我"讲述鲁镇上的异乡人祥林嫂的故事,失地的设置加重了小说的悲剧色彩。《野草》是鲁迅对北京城市空间思考的一个高峰,首篇《秋夜》就是描写社会空间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