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母-婴阻断失败者病毒全基因变异分析

作者:陈陶阳; 金晏; 朱宇; 倪正平; 郭霞; 施平凡; 陆建华; 朱源荣; 钱耕荪; 屠红
来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9, 29(6): 538-543.
DOI:10.3760/cma.j.issn.0254-5101.2009.06.014

摘要

目的 探讨乙肝疫苗母-婴阻断失败者中乙肝病毒(HBV)全基因变异状况.方法 用PCR方法对启东地区11对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母亲配对血清及6例疫苗接种成功儿童的"大三阳"母亲血清扩增HBV全长基因,克隆测序后以Clustal X软件进行序列比对.病毒载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结果 疫苗阻断失败和成功儿童的母亲HBV平均滴度分别为(1.2×107±3.1×1010)copies/ml和(1.6×107±8.8×1010)copies/ml,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1例HBV DNA阳性的儿童中,4例(36.4%)有HBsAg"a"决定簇的氨基酸改变,表现为T125A、I126T、Q129H、M133V、D144V和G145A等6种不同突变形式,但母亲中HBsAg"a"决定簇均为野生型.疫苗接种失败的儿童中HBV preS1、preS2、S、X、preC/C和P基因的平均突变率分别为0.38%、0.22%、0.27%、0.17%、0.11%和0.11%.preS1区nt2999-3157、S区nt529-677、C区nt1955-2016和P区nt923-1001、nt2489-2602为病毒基因组中最易发生突变的区域.结论 经主动和被动免疫后,儿童体内HBV突变可发生于所有开放阅读框架内.除s基因外,preS和P基因的突变可能也与免疫逃逸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