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二十余年对汉语新诗的观照中,我一直认为哈尔滨是能够也应该出大诗人的城市。且不说周边黑土地上浓郁的森林、古朴的田野、开朗豁达的人群,只是欧风美雨的浸润和早就孕育成熟的都市文化,就足以在现代性的召唤下,孕育出较为成熟的诗篇。事实也在证明此言不虚。俄罗斯文化带来的现代都市、关内的传统移民文化和土著的乡土文化的杂糅,都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哈尔滨新诗的意义指向的错综复杂性、美学特征的高辨识度中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