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探究低氧胁迫对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细胞影响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通过使用Nova Seq 6000测序技术,检测了低氧组(1.5±0.5)mg/L和对照组(6.0±0.5)mg/L处理24 h后的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细胞的转录组数据变化。首先,对测序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拼接、注释以及筛选分析获得128 614个转录本和128 614条基因,平均长度为2 634 bp (N50),Q30 > 92%。其次,以1.2倍为阈值(P<0.05),共筛选出1 68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899个,下调基因788个。GO和KEGG分析发现低氧胁迫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的三羧酸循环(TCA cycle),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rocess),ECM-受体相互作用(ECM-receptor interaction),间隙连接(gap junction),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酚氧化酶系统(proPO)以及其他免疫相关基因等产生了显著影响。最后,随机挑选转录组数据中的10个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证明与转录组数据分析相一致,其中包括6个上调的基因:整合素1、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磷酸肌醇3激酶、磷酸甘油酸突变酶2、PDGF/VEGF相关因子1和relish;4个下调的基因:无脊椎连接蛋白7、热休克蛋白90、线粒体ATP合成酶α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本研究初步阐明了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细胞短时间内应对低氧胁迫的分子机制,同时该结果也可为今后研究其他甲壳动物在应对低氧胁迫时的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