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原发灶摄取相对值及代谢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和系统淋巴结清扫并经病理确诊的80例NSCLC患者的资料,分为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测量原发灶最大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原发灶SUVmax与纵隔血池SUVmean的比值(SURblood)、原发灶SUVmax与肝脏SUVmean的比值(SURliver),以相对阈值法(40%为阈值)测量肿瘤代谢体积(MTV)及糖酵解总量(TLG),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预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80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28例(35.0%),淋巴结未转移者52例(65.0%)。淋巴结转移组原发灶最大径、SUVmax、SUVmean、SURblood、SURliver、MTV及TLG均大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845~-3.752,P均<0.01),淋巴结转移且原发灶位于中央者的比例多于淋巴结未转移者(60.7%与2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Rblood是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278,95%CI:1.041~1.568,P=0.019]。ROC曲线分析显示各参数对淋巴结转移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其中以SURblood的诊断效能最大,曲线下面积(AUC)为0.755(95%CI:0.648~0.863),最佳截止值为3.42,灵敏度为96.4%,特异度为44.2%。结论 18F-FDG PET/CT原发灶摄取相对值及代谢参数对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其中SURblood是预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且SURblood预测效能最大,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