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采用正交实验优选十味清瘟汤煎药机煎煮的最佳条件,以期为规范临床中药汤剂自动煎药机煎煮方法和后期制剂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采用正交实验优选十味清瘟汤煎药机煎煮的最佳条件,色谱条件:色谱柱为Inertsustain C18分析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7 nm,进样量为10μl。对照品溶液: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而后加50%甲醇制成每1 ml含51.29μg溶液,置于冰箱(10℃以下)保存。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十味清瘟汤样品5 ml,用50%甲醇定容置25 ml容量瓶中,超声30 min后摇匀,再用50%甲醇定容,用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阴性对照溶液:取处方量药材,按照相同的方法制备缺金银花的阴性供试品溶液。结果 专属性考察结果显示:绿原酸对照品、供试品溶液在12 min左右时出现绿原酸色谱峰,分离度良好,且阴性对照溶液无干扰峰。线性关系考察结果显示:在3.86~123.26μg/ml浓度范围内,绿原酸对照品溶液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实验结果显示:测得绿原酸对照品溶液目标峰的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的平均值(RSD%)为0.58%。重复性实验结果显示:RSD%为1.05%,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条件重复性较好。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供试品溶液的RSD%为1.14%,表明制备的供试品溶液可在24 h内保持稳定。加样回收实验结果显示:绿原酸溶液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17%,RSD%为1.56%。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方中大部分药材在30 min左右能可被溶剂全部浸透,其中质地坚硬的根茎类药材全部浸透较慢,如贯众约在浸泡90 min才能全部浸润透,炒白术约在60 min全部浸透。但从吸水程度来看,全方药材在浸泡45~90 min时,吸水量变化不明显,最终选取浸泡时间为45 min;煎药加水量是药材量的4倍时,绿原酸含量较高;出膏率随着煎药加水量倍数增加而增高;煎药加水量是药材量的4倍、5倍时,测定的相对密度值较高。煎煮加水量、第二煎时间对中药汤剂的煎煮工艺具有一定影响(P<0.05)。最终确定最佳工艺为:A2B3D2,即加4倍量水,第一煎时间为20 min,第二煎时间为10 min。验证实验结果显示:验证实验结果与正交实验设计结果接近,表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结论 通过正交设计优化采用十功能自动煎药机煎煮十味清瘟汤工艺条件,可确保中药煎煮质量与临床疗效、两次煎药机煎出药量应与预期药量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