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宋徽宗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观望和摇摆后撕毁澶渊之盟,决定联合女真以武力伐辽,希望收复燕云地区,重建中原王朝的北方国防屏障。但此时北宋的财政、朝政、军政皆已腐败,使得这一军事行动充满较大的风险性,更考验着前线将帅们的统御和应变能力。然而,军前指挥作战的主帅童贯和参与具体战斗的种师道、和诜、刘延庆、杨可世等人,却因彼此之间的种种矛盾,在作战过程中贪功争胜、诿过观望、畏敌脱逃,直接导致了伐辽作战的接连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