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合成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70-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融合蛋白(MtHSP70-PIGR),以此融合蛋白负载树突状细胞,激活T淋巴细胞,探讨激活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子宫内膜腺癌的抑制效应。方法从足月妊娠剖宫产妇脐带血中提取树突状细胞(DC)和T淋巴细胞。以PIGR为靶抗原,将其与MtHSP70羧基端连接合成融合蛋白MtHSP70-PIGR,分别以MtHSP70、PIGR、MtHSP70-PIGR、MtHSP70+PIGR、磷酸缓冲盐溶液(PBS)负载DC,并依次标记为A、B、C、D和E组,E组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DCs表面CD83、CD80、CD11c和HLA-DR分子的表达。并应用各组DC激活T淋巴细胞,获得CTL。建立子宫内膜腺癌雌性NOG小鼠模型,应用各组DC疫苗激活的CTL,于第13和24天对小鼠进行2次免疫注射,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曲线。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检验和Games-Howell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合成的MtHSP70-PIGR融合蛋白纯度>90%。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提示,与对照组(E组)相比较,C组DCs表面CD83显著增高(P=0.012),CD80、HLA-DR、CD11c均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DCs表面的HLA-DR高于A、B、D组(P=0.007,P<0.001,P<0.001),C组CD83高于A组和D组(P=0.002,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80、CD11c各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鼠免疫治疗结果显示,从第33天开始,C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呈现出低于其他各组的趋势。第33天时,C和E组的平均肿瘤体积分别为1 208.293 03和1 448.550 25 mm3,C组低于E组(P=0.043),抑瘤率为29.012%;第40天时,C和E组平均肿瘤体积分别为1 451.023 57和2 133.672 71 mm3,C组低于E组(P=0.013),抑瘤率为31.994%。结论 MtHSP70-PIGR融合蛋白能够促进DC表型成熟,负载MtHSP70-PIGR融合蛋白的DC活化的CTL具有更强的抑制子宫内膜腺癌生长的功效。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