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沿线抱弹类鲁特的研究,一向借助实物、图像与文本等史学材料,并对物质性的"乐器"层面给予了大量关注。"弦功能"是以"主—辅相协"的定弦法为物质基础,以实际演奏中"旋律+伴奏"的用弦法为动态展现的、贯穿于丝路东西两端的抱弹类鲁特的表演传统。对弦功能的考察,本质上而言是以其活态表演的内涵,为历史进程与空间流布之间,以及"器—乐—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理解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