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诗经》的阐释历来有两种,即政治与文学。前者以《毛诗》为代表,后者由朱熹发其端。朱熹对"政治比附说"反驳力度最大的莫过于其"淫诗"论,集中体现于《郑风》等篇目之中。而《将仲子》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通过对《将仲子》解读流变的梳理,对理解《诗经》阐释的发展历程有着典型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