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氧化型染发剂中染料物质的使用情况及其卫生安全性风险。方法采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的检验方法对712件氧化型染发剂中的染料组分进行检测,统计分析染料物质的使用种类、频率、用量、实测值与配方值的相符情况。结果 712件氧化型染发剂使用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规定的21种限用组分,间苯二酚、间氨基苯酚、甲苯-2,5-二胺硫酸盐等3种组分的使用频率最高,分别为70.08%(499/712),53.79%(383/712),48.74%(347/712)。存在染料成分实测值与配方值不相符的染发剂共184件,涉及18种染料组分。使用频率超过10%的11种组分中,苯基甲基吡唑啉酮、间苯二酚、2-甲基间苯二酚等3种组分的实测值与配方值不相符比例超过10%。甲苯-2,5-二胺硫酸盐、对苯二胺主要表现为实测值高于配方值,分别占不相符样品的95.24%(20/21),81.25%(13/16)。2件国产品分别出现按说明书配比后对氨基苯酚、对苯二胺实测值超出《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限值。结论本次调查的氧化型染发剂存在染料组分实测值与配方值不相符、实测值高于配方值甚至超出限值等安全隐患,建议企业针对重点染料组分查找薄弱环节,加强配方研发和生产过程控制,提升产品安全性,监管部门也需重点监管。
-
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