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整理穴位贴敷治疗的现代文献,总结穴位贴敷临床常用药的性、味、归经规律。为进一步深入探究穴位给药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为穴位给药的临床组方配药提供参考。方法用计算机通过关键词检索关于穴位敷贴法治疗哮喘、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妇科、儿科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其处方中用药的性、味、归经的及其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153篇,统计药物414味。其中,常用中药(频率高于5%)有37味,其辛温药性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4.7%。结论穴位贴敷法治疗,药物性味多辛温,所用大辛大热药物比例明显多于口服等其他给药途径,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通过中医理论分析认为,辛温大热的药物贴敷于穴位,能够产生穴位局部刺激,而"引赤发泡",借助药物的温通作用,对穴位具有较明显的刺激,从而能够引发穴位-经络的连锁反应,产生治疗作用。但是,辛热中药所引发的局部能量变化与穴位给药特性之间的科学关系尚需要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