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南方丘陵区工程建设的场地整平时,常形成一些人工堆填岗地,受到下覆黏性土的阻隔,岗地上的填土会形成独立的上层滞水地下水系统,但目前对于这个地下水系统的特征及其工程危害却鲜有研究。本文利用某人工堆填岗地导致地下室破坏的上层滞水水位监测资料,研究了该地下水系统的水位动态和流场及其变化特征,分析了水位和流场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堆填岗地上的集、排水工程易遭受填土不均匀沉降的破坏而出现渗漏;堆填岗地上的上层滞水虽属于“路过”型地下水,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弱,在汇集的雨水集中灌入时,因排泄相对缓慢,水位上升迅速,滞留时间较长,由此对地下工程造成破坏,因此工程建设时需引起重视。考虑到集、排水工程渗漏对上层滞水水位的影响,地下工程的抗浮水位应在考虑岗地的地下水水位的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以集、排水工程的埋深及可排泄标高为依据。本地下工程事故可用调整场地规划、封堵或重建渗漏集排水结构、盲沟疏排与拉锚结构的防治结合方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