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胶原因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柔韧性和趋化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被认为是改善组织再生最重要的生物材料之一,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以及再生医学领域。但是,在提取过程中,胶原的结构和自然交联键会遭到破坏,导致其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抗酶解能力都低于自然状态。受到天然胶原在组织重塑和修复过程中自然交联的启发,研究人员通过引入外源性交联(化学、物理和生物)来优化胶原基材料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目前,外源性化学、物理或生物交联已被用于修饰胶原的分子结构,通过这些方法制备的胶原基支架材料的刚度、抗张强度和压缩模量都明显提高,但是材料的延展性降低。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限制胶原三螺旋结构分子间α链的自由度,防止胶原微纤维排列的破坏,从而提高胶原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另外,通过分子间交联掩盖胶原的酶切割位点,能够提高胶原对酶促降解的抵抗力。但是这些方法仍然有一些缺陷,如存在细胞毒性和降低胶原的活性等。研究者们制备了不同物理结构的胶原基材料(脱细胞基质、海绵、水凝胶、自组装纤维、膜、管和多孔球等),以更好地促进不同组织或器官的再生。因此,了解胶原基材料的交联方法和制备技术进展,对开发新型的胶原基生物支架材料至关重要。本文详细总结了制备胶原基材料的外源性交联方法及其优缺点,归纳了不同物理结构的胶原基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组织再生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胶原基材料在再生领域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