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旨在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冷冻干燥西洋参(freeze-drying Panacis Quinquefolii Radix, FDPQ)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潜在作用机制。首先通过UPLC-Q Exactive Orbitrap-MS/MS分析得到FDPQ的皂苷类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预测其潜在靶点,从GeneCards数据库获取AS的相关靶点,取交集获得候选靶点。其次利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枢纽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通过Metascape平台对枢纽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富集(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KEGG)。然后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获得治疗疾病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并应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对二者的亲和力进行预测。最后采用H_2O_2诱导PC12细胞建立氧化损伤细胞模型,FDPQ干预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测定抗氧化酶活性、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初步验证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最终从FDPQ中鉴定出人参皂苷Rg_4、拟人参皂苷F_(11)等28种皂苷类化合物,得到PIK3CA、VEGFA等21个FDPQ治疗AS的核心靶点。GO和KEGG分析显示主要的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有: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黏着斑、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激酶活性、PI3K-Akt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活性成分和靶点的结合力较好,其中,20(R)-人参皂苷Rh_1和靶点VEGFA、拟人参皂苷F_(11)和靶点PIK3CA有较高的亲和力。细胞实验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线粒体膜电位降低,SOD、CAT活性降低(P<0.05),MDA水平升高(P<0.05),PI3K/Akt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FDPQ干预组的细胞活力升高(P<0.05),线粒体膜电位升高,SOD、CAT活性升高(P<0.05),MDA水平降低(P<0.05),PI3K/Akt表达上调。本研究初步提示了FDPQ治疗AS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阐释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