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危重患儿在持续镇痛镇静下,常伴有胃排空延迟及吸收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而营养支持又是危重症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该文探讨胃肠超声在持续镇痛镇静患儿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1~12岁在持续镇痛镇静(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下机械通气的危重患儿,均采取经胃管间断输注法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根据餐前测量胃内残余量来调整输注量,观察组患儿定时于餐后通过胃肠超声监测胃窦运动指数(motility index,MI)及胃排空率来调整输注量。对比两组患儿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达到目标喂养速度的时间、肠内营养中断率及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起始时间平均为(14.2±3.9)h,达到目标喂养速度时间平均为(72.0±20.8)h,肠内营养中断率为10%;对照组肠内营养起始时间平均为(18.5±2.7)h,达到目标喂养速度时间平均为(89.1±19.2)h,肠内营养中断率为33.3%。观察组在肠内营养起始时间、达到目标喂养速度时间及肠内营养中断率比较中均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肠内营养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超声技术由于其无创性和相对较低的成本,是研究胃动力的一种潜在的有价值的工具,应用胃肠超声可提高肠内营养成功率,有助于降低患儿病死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