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青少年不同类型欺凌行为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预防青少年同伴欺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19年9月(T1)和2020年9月(T2)对安徽省淮北市1 687名青少年队列随访数据,采用交叉滞后回归方法探讨不同类型同伴欺凌与抑郁症状的相互关系。结果 T2时遭受欺凌行为(躯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和抑郁症状得分均低于T1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60,8.61,7.24,3.76,8.29,P值均<0.01)。两个时期青少年的欺凌行为与抑郁症状之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显示,T1时期的遭受躯体、言语、关系和网络欺凌均能正向预测T2时期的抑郁症状(β值分别为0.06,0.04,0.12,0.05),T1时期的抑郁症状也能正向预测T2时期遭受躯体、言语、关系和网络欺凌(β值分别为0.07,0.10,0.13,0.10)(P值均<0.05)。结论 青少年同伴欺凌与抑郁症状之间相互影响,存在一定的双向关联。
-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