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史诗性书写成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作家更多转向历史探寻和家国叙事。周大新的《第二十幕》三卷本通过对20世纪中国百年史的回望,以民族、资本、家族钩沉个体命运与时代动荡,体现出史诗性写作的诸多特质。本文尝试通过作家日记、读书笔记等考察其成书过程,关注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与创作的双向互动、民族形式与世界思想的资源借用,以及从寻根、文化热到历史变迁的转向、文学创作多声部的意义,进而探究世纪末文学场的众声喧哗和史诗性作品的接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