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播量对小麦新品种漯麦163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作者:曹燕燕; 李雷雷; 于蕾; 王君; 张振永; 齐双丽; 乔冀良; 黄杰; 廖平安; 葛昌斌; 郭春强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2021, 67(10): 98-102.

摘要

为了加速推广利用漯麦163,2018-2019年度研究了不同播期(10月10日、10月17日、10月24日、10月31日)、不同播量(75 kg·hm-2、105 kg·hm-2、135k g·hm-2、165 kg·hm-2、195 kg·hm-2)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间差异不显著,播量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通过对产量构成因素变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穗粒数变化最大,千粒重最小,穗粒数与亩穗数和千粒重均呈负相关。因此,通过稳定穗粒数,协调好其与亩穗数和千粒重的关系,使小麦产量三要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小麦产量的目的。本区域生态条件下以10月17-24日左右为最佳播期,适宜播量为135 kg·hm-2左右。

  • 单位
    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