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开展课后服务是一项解决家长接送难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民生工程”。目前,中小学课后服务面临服务主体较为单一、教师负担加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现实困境。基于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师范院校参与课后服务具有减轻教师负担、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和增强师范院校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的价值意蕴。为此,可从打造“双导师制”的课后服务团队、设计聚焦“核心素养”的课后服务内容、倡导“活动课程”的课后服务形式、彰显“过程性”的课后服务评价四个方面,探寻师范院校参与课后服务的实践理路,以期提升中小学课后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