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全麻诱导时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模式与常规模式的预给氧效能。方法 纳入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81例拟行全麻患者,分为诱导前自主呼吸组(n=27)、诱导后压力支持辅助通气PSV组(n=26)、诱导前CPAP组(n=28)。比较3组预给氧后呼出氧浓度(FeO2)达到90%的时间;4 min无通气状态后的呼出氧浓度(Fe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插管时反流发生率;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CPAP组FeO2达到90%所需时间短于自主呼吸组(P=0.01),与PS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3组达到90%FeO2所需时间与性别、年龄、BMI无相关性,与自主呼吸模式相比,CPAP模式的HR=0.430(95%CI 0.243~0.761;P=0.04);与PSV模式相比,CPAP模式的HR=0.810(95%CI 0.474~1.383;P=0.44)。CPAP组在4 min无通气状态下的PaCO2低于自主呼吸组(P=0.03),与PS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4 min无通气状态下FeO2、PaO2、插管反流发生率、术前与插管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麻诱导前CPAP模式预给氧较诱导前自主呼吸模式效能更高,所需时间更短,4 min无通气状态下PaCO2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