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模式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锋; 梁洁双; 谌文思; 王建勋; 项道满*
来源: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22, 30(03): 25-58.
DOI:10.3969/J.ISSN.1005-328X.2022.03.009

摘要

目的 通过与常规门诊“面对面”检查对比,评估“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眼科线下门诊及通过“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模式进行术前咨询或术后复诊年龄为0~3岁的57例婴幼儿斜视患者资料。以“面对面”门诊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线上平台诊断与金标准在患儿是否需要进行诊疗、斜视矫正手术治疗和斜视度数测定的差异;同时评估患儿两种诊疗方式的经济成本。结果 以“面对面”门诊诊断为金标准,“互联网+”远程诊疗模式诊断灵敏度为84.0%,特异度为87.5%,kappa值为0.715。两种诊疗方式的定性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面对面”制定治疗方案作为金标准,“互联网+”远程诊疗模式对制定是否需要治疗的判断灵敏度为77.7%,特异度为93.7%,kappa值为0.6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面对面”与“互联网+”两种方式对患者的斜视度数测量数据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互联网+”远程诊疗模式相对于“面对面”线下诊断,有效减少广东省内和广东省外患者赴我院看病的经济成本。结论 “互联网+”婴幼儿斜视远程诊疗模式,在对婴幼儿斜视病例的“定性诊断”、“定量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方面与“面对面”诊疗均有较高的一致性,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频繁复诊困难”等社会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斜视患儿因新冠疫情防控未能及时就诊而延误治疗的难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