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改良的后方直接上关节囊入路(CH-DSA)与国外设计的SuperPATH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行THA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CH-DSA入路,45例)和B组(SuperPATH入路,45例)。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离床下地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疼痛VAS评分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3~11个月。A组切口长度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后离床下地活动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术后1个月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在术后1个月及3个月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SA入路及SuperPATH入路都是全髋关节置换的微创手术入路,都取得较好的早期临床疗效。相比较而言,SuperPATH入路切口更小,对软组织损伤的损伤更小,但CH-DSA入路优势在于对手术器械和手术假体的要求较低,可以用于多家公司的手术工具和关节假体。两种手术入路都值得推广应用。

  • 单位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