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洋紫荆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60Coγ辐照、种子预处理和发芽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洋紫荆种子对60Coγ辐照诱变的敏感程度,以期为洋紫荆的辐照诱变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结果表明:洋紫荆干燥、冷藏和浸泡6h种子,在辐照剂量超过或等于120Gy时,相比低辐照强度下,萌芽率由89.33%~92.33%下降到72.00%~79.67%、萌芽指数由158.00~174.80下降到82.50~106.30、出苗率由74.33%~75.33%下降到50.00%~55.67%、出苗指数由84.73~88.40下降到24.63~37.50、成苗率由70.00%~72.33%下降到42.00%~46.00%、苗高由25.80~29.03cm下降到18.00~23.13cm、叶片开角变化率由2.67%~5.00%上升到9.67%~17.00%,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大多数指标出现显著变化;而浸泡12h种子,在辐照剂量超过或等于60Gy时,种子和幼苗的大多数指标就显示出类似显著改变。因此,当洋紫荆种子含水量升高或解除休眠时,其对60Coγ辐照的敏感程度会提高,反之则敏感程度会降低。这将为不同保存或预处理条件下洋紫荆种子的辐照诱变提供一定的基础。
-
单位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