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性化生性乳腺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芳芳; 管枫; 何惠华; 吴小艳; 袁静萍*
来源: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9, 28(03): 276-280.
DOI:10.16705/j.cnki.1004-1850.2019.03.014

摘要

目的探讨混合性化生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2例混合性化生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并总结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老年女性,年龄分别为54岁和50岁。肿瘤大小分别为12cm×11cm×6cm、3.5cm×2.5cm×2cm。一例切面为灰白胶冻样,局部区域呈鱼肉状,另一例质中及灰黄伴局灶坏死。混合性化生性癌的构成成分分别为梭形细胞癌+骨肉瘤、鳞状细胞癌+非特殊型浸润性癌+软骨肉瘤。免疫表型:2例中,癌的成分均表达CK、EMA,其中鳞状细胞癌和梭形细胞癌成分均表达P63;肉瘤成分均表达vimentin、SMA、 CK5/6,均不表达ER、PR、Her-2,Ki67增殖指数均较高,分别为40%、60%。结论混合性化生性乳腺癌的报道较少,预后较差,应广泛取材。当组成成分为3种及3种以上时,预后往往更差,应在报告中加以体现,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不同组成成份的鉴别。

  • 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