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八道沟具有复杂的构造环境,且侏罗纪花岗岩在该地区分布较为有限,因此十分缺乏对区域构造演化环境判断的证据.对八道沟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岩石样品中的锆石主要为长柱状,自形程度较好,发育较清晰的韵律生长环带结构,具岩浆锆石特征,该岩石形成于早侏罗世(176±1Ma);岩石SiO2含量为68.93%70.02%,贫MgO(1.27%1.45%)、CaO(1.80%2.78%),A/CNK值为0.921.02,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铕异常不明显(0.961.03),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显示为I型花岗岩特征;岩石εHf(t)值为-20.21-24.08,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Hf)为2 4982 740Ma,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Mg#值介于4547,由此推断岩石源于新太古代下地壳熔融.结合区域同时代岩浆岩展布,认为八道沟地区二长花岗岩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