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在更深层面上了解不同林龄下黄山松的生物量分配模式的变化,所应用到的是嵌套回归方法建立了黄山松各器官生物量、胸径和树高的回归方程,并分析了各器官上下的生物量比例随林龄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每个器官的上层和下层生物量比值随林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黄山松树林的生物量分布模式随林龄的变化而有明显的差异。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和树高呈显著的指数生长模型(P<0.01);各器官碳含量大小依次表现为:针叶>枝条>树干>总根>细根;各器官碳含量随林龄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32年达到最大,32年以后有所降低。黄山松林各组分的生物量都与林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来了林龄对各组分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凸显出来了明显的影响(P<0.05),树干所占的生物量比例最高。黄山松各器官平均生产力大小依次表现为:针叶>枝条>树干>总根>细根;黄山松各器官碳密度变化范围在5.342~13.26 t·hm-2之间,各器官碳密度大小依次表现为:针叶>枝条>树干>总根>细根;各器官平均生产力随林龄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2年达到高峰,32年后下降。所得结果对优化配置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更深层面上的验证,黄山松的生物量模型和估算方法为准确估算生物量和生物量循环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