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miR-203、miR-451、miR-17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在不同治疗方案后的表达差异,评价miR-203、miR-451、miR-17的表达水平在CML诊治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西南医院经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morphologie,immunophenotypie,cytogenetic,molecular,MICM)联合检测,由WHO造血组织和淋巴系统肿瘤分类的标准确诊为CML的患者98例及20例正常对照,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203、miR-451、miR-17的表达水平,同步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1 CML患者的miR-20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miR-203与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934,P<0.01);2 CML患者的miR-45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iR-451与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917,P<0.01);3 miR-17表达水平在CML-CP患者中上升,在CML-AP、BP患者中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3种miRNA表达水平均提示传统化疗组与TKI治疗组、造血干细胞移植组有统计学差异,而TKI治疗组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iR-203、miR-451、miR-17表达水平与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CML疾病分期、治疗和预后评估等均有密切关系,有望成为CML新的生物学标志。
-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