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寻找替代角膜供体的材料是临床上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研究热点。目的:观察生物工程角膜和人供体角膜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44例(44眼),随机分2组:生物工程角膜组(n=22)采用脱细胞猪角膜基质材料进行板层角膜移植治疗,人供体角膜组(n=22)采用人供体角膜材料进行板层角膜移植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感染控制率、视力、角膜植片透明度、角膜上皮化时间、并发症等情况。试验已通过北部战区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K(2018)05号]。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感染控制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91%,91%,P>0.05);②两组术后视力随时间延长逐渐改善,人供体角膜组术后12个月的矫正视力视力优于生物工程角膜组(P <0.05);③人供体角膜组术后1,3,6个月的角膜植片透明度优于生物工程角膜组(P <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角膜植片透明度无差异(P> 0.05);④两组角膜植片上皮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6±2.0),(6.7±1.9) d,P> 0.05];⑤两组角膜上皮愈合延迟、角膜植片排斥反应、新血管长入、原病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生物工程角膜组角膜植片溶解发生率高于人供体角膜组(32%,8%,P <0.05);⑥结果表明,采用生物工程角膜行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预后较好。因此在无人供体角膜的情况下,生物角膜可作为板层角膜移植的材料用于治疗真菌性角膜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