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电影理论家刘呐鸥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探讨电影特性以及表现的可能性的问题。其核心观点在于,从电影本体出发,认为电影是一种独立的艺术。电影有自己独立的语言系统,就是影像和声音。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电影是现代机械社会的产物,电影的节奏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密不可分。刘呐鸥提倡纯粹的"电影作者",他认为导演才是一部电影的作者。刘呐鸥的电影理论长期以来不被人重视,今天来重读刘呐鸥,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