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胸部CT扫描下胸椎截面的骨骼肌指数(SMI)诊断肌肉减少症(肌少症)的可行性,并与常规诊断肌少症的腹部CT下第三腰椎截面(L3)的SMI进行比较,分析这些指标对于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1 096例胃癌患者。在横断面CT图像上测量第十二胸椎(T12)和L3水平的骨骼肌面积(SMA),计算两个水平所对应的SMI和T12水平诊断肌少症所对应的骨骼肌截断值。分析两个水平的CT图像参数的相关性和两个水平下诊断的肌少症对于胃癌术后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男性胃癌患者诊断肌少症的T12水平SMI(SMI-T12)的截断值为29.2 cm2/m2,女性为25.3 cm2/m2。男性截断值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9.3%、77.0%和0.858,女性为71.0%、61.8%和0.737。所有胃癌患者中,T12水平下诊断为肌少症[肌少症-T12(+)]有167例(15.2%),L3水平下诊断为肌少症[肌少症-L3(+)]有154例(14.1%),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肌少症-T12(+)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HR=1.502,95%CI=1.159~1.948,P=0.00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肌少症-T12(+)和肌少症-L3(+)都与术后住院时间延长显著相关(P=0.002,P=0.020)。结论:T12截面下的SMI可用于肌少症的诊断,其诊断的肌少症是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