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菌移植对高原环境下SD大鼠体质量、血常规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廖扬; 陈征; 王建梅; 杨英魁; 柴沙驼; 王迅; 李生庆; 马燕; 崔占鸿; 孙璐; 王书祥*; 刘书杰*
来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3, 35(06): 637-645.
DOI:10.13381/j.cnki.cjm.202306003

摘要

目的 探究粪菌移植对低海拔动物的高原适应性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即模拟高原环境组(H组)、模拟高原环境+抗生素预处理组(HA组)及模拟高原环境+抗生素预处理+高原鼢鼠粪菌组(HAM组)。粪菌移植结束,持续饲养3周后,将所有组大鼠转移至模拟海拔6 000 m环境低压氧舱饲养30 d。测定粪菌移植对SD大鼠体质量、血常规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 HAM组、HA组和H组3组大鼠间平均日采食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28,P>0.05),H组大鼠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HA组、 HAM组(F=3.951, P<0.05); HA组大鼠中性粒细胞数量较H组、HAM组分别上升7.85%和51.27%,HA组大鼠单核细胞数、单核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H组、HAM组(F=5.131、4.325,均P<0.05);HAM组、HA组和H组大鼠肠道菌群的优势菌门以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主。HAM组大鼠肠道菌群的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HA组、H组(F=8.545, P<0.01),毛螺菌科NK4A136属(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HA组、H组(F=3.926,P<0.05)。LEfSe分析显示,HAM组大鼠肠道菌群中对群落结构影响较大的物种有乳螺目(Lachnospirales)、毛螺菌科。结论 通过粪菌移植能够提高进入高原环境的低海拔动物的高原适应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