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关爱帮扶综合干预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三明市台江医院9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另外对照组加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加用关爱帮扶综合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4个月后的抑郁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指数(PQSA)]的变化,比较干预前后的自杀倾向[自杀态度问卷(QSA)],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2个月及4个月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两组患者的HAMD、SAS、PQSA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QS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爱帮扶综合干预模式治疗抑郁症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缓解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自杀倾向,有效降低患者的hs-CRP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