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作用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作者:王洋; 刘景双; 王全英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2013, (7): 1269-1274.
DOI:10.3969/j.issn.1674-5906.2013.07.030

摘要

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在矿物颗粒和有机质等成分参与下,通过土壤微生物以及干湿、冻融交替等自然物理过程协同作用形成不同大小的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决定着土壤固定和储备有机碳的能力,而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的分布是反映团聚体对有机碳物理保护作用的关键。土壤冻融作用的交替收缩与膨胀可改变团聚体的结构与组成,对土壤结构和水分分布特征具有明显影响,降低土壤团聚体的水稳性。通过影响土壤温度变化速率、通气性以及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迁移,冻融作用影响微生物量及其活性,冻融过程也加快土壤有机碳和植物残留物矿化分解速率,致使有机碳组分的固定与活化产生分异,进而促进土壤有机碳的迁移转化,冻融初期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会显著增加。受到冻融作用的土壤团聚体中各种形态的有机碳都会不同程度的暴露出来,有机碳在不同结构的团聚体中进行重新分配,影响土壤有机碳源/汇的强度及变化趋势。冻融过程中土壤水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等养分易于溶出,或通过各种途径包裹在矿物颗粒内或吸附于土壤胶体表面随水迁移而流失。冻融作用初期对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影响较大,但频繁的冻融循环有利于增强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