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预后一般较好。但近年来PTC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甲状腺乳头状癌常被分为几种亚型:经典型、滤泡亚型、高细胞亚型、平头钉亚型及弥漫硬化型等,不同亚型的侵袭性有所不同。BRAF V600E突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最常见的分子标志物,也是近年来的分子研究热点,和PTC的发生发展机制、侵袭性及预后密切相关。随着BRAF V600E突变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它与PTC之间关系的矛盾点及争论点慢慢浮现,本文就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主要从BRAF V600E突变与PTC的作用发生机制、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及相关基因联合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针对当前的争议点及矛盾点进行比较分析。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