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加伊多·加兹达诺夫在小说《亚历山大·伍尔夫的幽灵》中批判了十月革命后广泛流行于侨民群体中的一种以记忆取代现实的乌托邦理念。作者巧妙地以镜像对称象征"过去"与"现在"世界间的相互渗透,并且以此为原则构建小说情节、人物系统以及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在小说的结尾处作者又利用"主人公射杀同貌人"的情节同时打破了三个层面上的镜像对称,象征着以记忆为基础的"过去"时空与立足于现实的"现在"时空之间相互映射关系随着镜像体系的破坏而崩塌。借此作者批判了一种颠倒主客观关系,以过去取代现在,以"记忆"修改"现实"的思想倾向。作者呼吁以"破镜"之举回归现实,小说的主旨在对镜像结构的分析中得以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