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行手术治疗患者890例,年龄35~69岁,平均(48.16±3.08)岁。应用微生物分析仪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应用K-B试纸剂进行检测。结果 890例乳腺癌行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者共67例,感染率为7.53%。切口感染患者共分离出91株病原菌,54株为革兰阴性菌(59.34%),35株为革兰阳性菌(38.46%),2株为真菌(2.20%);抗菌药物方面,对于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首选美罗培南、亚安培南、阿米卡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则首选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莫西沙星;对切口感染患者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于60岁、伴有糖尿病、白蛋白指标水平小于35g/L、手术时间大于100分钟,应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以及住院时间大于2周均是切口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根据菌株的耐药情况,可选择耐药性最低的抗菌药治疗切口感染,同时对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要在术前考虑预防工作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