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杂”文学的价值重估

作者:金宏宇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9(02): 56-69.
DOI:10.13471/j.cnki.jsysusse.2019.02.006

摘要

一直以来,中国"文学"的论域总在泛窄、广狭、正野、纯杂之间,到20世纪才进入纯杂分立的时代。经过提纯祛杂,纯文学周边的大量"杂"文学被长期忽略或屏蔽,但杂文学事实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实存的有机构成。杂文学疆域极广,文类众多,借用来自西方的"副文学"、"非虚构文学"、"私人文学"等概念来命名和限定并不完全相洽。杂文学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更具有非虚构性、实用性等本体特性,呈现的是一种丰富和驳杂。杂文学同样是"有意义的结构",具有其特殊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和批评价值。杂文学写作是中国现代文人日常文学生活和中国文学国情的表征,只有破除20世纪以来形成的"文学"观念、文类观念、文学史观念等观念规限,我们才能对这种文学实存进行客观、公正的衡估,从而撬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板块。

全文